這就是差距胖哥試駕體驗三菱EVO X隨筆
其實,試駕EVO這種純粹的像吉普牧馬人一樣的功能機器,本應該取名叫什么“鐵血”、“激情”或者是“兇殘”、“狂暴”之類的讓人感覺熱血沸騰的題目。
先不說題目的由來了,一會自然會提到。
第十代EVO為了照顧到更多人的駕駛技術,也趕時髦的加入了雙離合變速箱。配合4B11那近110千瓦的升功率調!呀浐捅r捷911GT2持平了——帶給人的加速感受就是,生疼,對,生疼。無論是起步還是中途,你可以感覺它的動力傳遞完全是剛性的,到處都是齒輪硬碰硬的撞擊,沒有絲毫的舒適感可言,其實我也不奢求什么舒適了。要是讓你蒙著眼睛坐在這里,聽著這聲音,再感受一下“鐺鐺”的加速感覺,你肯定會以為這是一輛三、四十年代的超老式汽車,但同時也肯定會納悶,什么樣的老爺車會有這樣的動力表現?
其實要想跑直線,EVO還真不是一些美式muscle car的對手。如果我光在這叨叨它直線怎么怎么爽,你們肯定也認為我不懂局——胖哥就知道直線啊。所以我也得打腫臉充胖子的來給你們說說EVO在山路和賽道的感覺。怎么說呢,我也不愿意用什么修飾詞,我就這么告訴你吧,在山路,考驗你的完全是你的反應能力和臂力。你要順著彎曲的路線不停地轉動沉重的方向盤,反應及時,你就會順著路線一直跑下去,不及時,咱們峭壁下見。即便車上的鄧祿普輪胎磨得都像半熱熔胎的表面一樣了,在一些急彎中它也沒響過哪怕一下。而且我也深切的體會到了過彎時脖子的難受,它不僅在加速制動中前后折磨著你,還在山路上左右摧殘著你。再加上幾乎是感覺剛性連接的懸掛,這輛車,就是為了折磨你而生的。
而在賽道上,調到S-Sport模式以后,這輛車就徹底成為你的玩物了。即便每一擋轉速都要爆表,它也不會擅自升擋,這就是信任,一種機器對人的信任。這也使得它能充分的利用發動機的每一圈轉速,在出彎后盡可能快的提速,之后再迎接下一個彎道的降擋補油,并樂此不疲。除了快以外,EVO給你的所有感覺就是,硬,硬,硬!
另外,這輛車幾乎都要打破了我們測試車型的180米繞樁記錄,10.18秒的成績只比之前的寶馬330i慢了一點點。遺憾嗎,我覺得并不遺憾,為什么?
因為上面的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輛EVO已經被多家媒體以極限方式試了個遍,車況并不好的情況下得到的。當我去提車的時候,看到那磨得像半熱熔胎(我們的編導甚至以為它原廠配的就是半熱熔胎)一樣的輪胎,我心里確實涼了一截。而當我開起來,感覺整車有一點點松垮,有點像拖拉機的時候,我又涼了一截。但誰能想到這樣的車況、這樣的輪胎還能支持它在40度高溫下完成我們一次又一次近乎極限的拍攝還沒有任何怨言呢?
很自然的,這就回到了本篇最一開始的那一段話,為什么要起這個題目。當一輛被各種野蠻方式測試了近1萬公里的車還能如此頑強的捍衛著自己的榮耀而國內有些產品正常開了幾千公里就讓主人后悔當初的時候,我理解到了什么是差距。你還別說我酸,你還別說我煽,你還別說我5毛,我覺得這就是差距——況且日元的5毛能干嘛用呢?
沒錯,用世界聞名的競技車標準來要求家用車,尤其是國產家用車,要求確實有點過高了。但我希望它們能正常的開上幾萬公里,這點要求難道過分嗎?人家的設計是比咱們先進,人家的材料是比咱們好,但我說的差距,更多的是人,是態度。如果我們每一個部件都能一絲不茍的去設計去生產去安裝,那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有榮譽去捍衛。
呵呵,從EVO說到國產車,muscleyang你可真夠行的。但這點東西不說的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如果本文能在國產自主車型的歷史發展長河里起到哪怕一丁丁點的積極作用的話,那就算我酸,我煽,我5毛,我也認了。
2016年9月3日
最舒服的卡車 2016款依維柯Daily 4X4版